留名朝鲜历史的人们(5)
许浚与《东医宝鉴》
许浚(1546-1615)是名医、医学家。
30岁时成为宫中医官,因于1590年治好王子的疾病而名扬天下。壬辰卫国战争时期,担任御医。
许浚在三十多岁就增补编撰医书。
他撰写和发行《痘疮集要》、《胎产集要》、《救急方》,为普及治疗知识做了很大贡献。
从1596年开始编撰《东医宝鉴》,第二年,由于丁酉战乱,医官四处分散,编撰工作被迫停止。
战争结束后,国王认定他的才能和知识,把编撰工作交给他一个人做。王宫提供的500多部医书,对考证工作发挥了很大作用。
许浚不计个人得失为撰写工作倾注全力。但他还没完成之前,即1608年国王因病不治,作为御医的许浚被追究责任过上了流放生活。虽然,流放地生活条件十分不利,但仍致力于编撰工作。历经15年的呕尽心血,他在1610年8月终于完成了《东医宝鉴》(25卷)的编撰。
《东医宝鉴》是把当时的医学知识集大成的临床医学的百科全书,由内经、外形、杂病、汤液、针灸5篇组成,按疾病设定项目,每个项目详细记述了相关病状与药方,所记处方准确晓畅、一目了然。
还按病状记述了单方(只用一种药材的药方)和针灸法,而且根据情况附上自己的治疗经验,极有实用价值。
这部书的特点第一:选择当时所能看到的医书,把精髓集中起来,是简便而实用的临床医书。第二:预防和治疗内脏器官的病状方面,以精神修养与摄生为主,而服药治疗具有次要意义。
这一医学思想贯穿着《东医宝鉴》全篇。
在汤液篇用我国语言写明药名,为采收药草与使用提供了方便,还详细记录了引用的学术或处方的来源,证明不是自己的主观猜测。
《东医宝鉴》不仅使东方医学更上一层楼,而且成为显示高丽医学很高水平的里程牌。
他完成《东医宝鉴》时虽然已过60岁,但还坚持撰写了《新撰辟温方》、《辟疫神方》。这些书是为专门治疗伤寒、斑疹伤寒、流行性感冒而编撰的。这部书的内容比以前的医书准确、简单明了,对治疗很有帮助。
许浚一生为高丽医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。他1615年去世,享年69岁。